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银川摄影报道
【资料图】
曾经飞沙走石的荒漠戈壁,如今已摇身变作生机盎然的无边葡萄藤。贺兰山下,6月的阳光照耀着成片的叶幕,葡萄园里尽是忙碌的身影。
“现在我一个月大概能挣三四千,收入很稳定。无论是捡石头还是埋藤蔓,或者是采摘葡萄,酒庄基本上一年总是有活儿干。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愿意来酒庄干活,每天还可以集体坐车,往返都很方便。”在当地酒庄务工的张玉(化名)表示,这几年因为在酒庄工作,自己家的收入一直有所增长。
《华夏时报》记者从当地酒庄的工作人员介绍中得知,其酒庄有两百余亩葡萄地,每年用工需求量在三千人左右,每天的工资是130元。葡萄园从春季展滕,到冬季葡萄藤埋土越冬,即每年的4月到11月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其实葡萄园里每天都需要人,多的时候有几十个人在地里忙,少的时候可能是几个。”
可以说,每年1.3亿瓶的宁夏葡萄酒,不仅腾飞起经济发展的“紫色梦想”,还承载着增收致富的“紫色希望”。
据了解,宁夏的葡萄酒产业每年为产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固定工收入一般2万—3万元/年,季节性用工每人收入在0.6万—1万元/年,酒庄(企业)年支付工资约10亿元,当地农民收入中的三分之一来自葡萄酒产业。
小葡萄串起了大民生
曾经,“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贺兰山东麓戈壁滩被视为“农业禁区”,这里碎石遍布,土壤贫瘠,庄稼歉收。但如今,58.3万亩的葡萄种植地一望无际葱茏郁郁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20世纪80年代,我随父亲及家人来到这个看似贫瘠闭塞但包容开放的贺兰山下开始创业。这里没有大树、没有人烟,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滩和同我一样想过好日子的农民兄弟。”宁夏志辉源石酒庄庄主袁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贺兰山东麓作为宁夏主要的移民安置区域,生活着大量从大山墚塬搬来的移民群众,其中西夏区昊苑村便是一个各民族、各地区老乡聚集的移民村。
在2002年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的情况下,昊苑村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号召,开始走产业发展转型之路,承包了1.8万亩荒地,带领群众种下了昊苑村的第一片葡萄园。时至今日,昊苑村依托万亩酒酿葡萄已吸引了19家酒庄落户于此。
而当原本贫瘠不宜种植的土地如今也成了葡萄生长的沃土的时候,许多贺兰山东麓的农民每年还可以通过把土地承包出去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与此同时,随着宁夏的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当地的酒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地农民得到了大量的就近就业的机会。
以源石酒庄为例,酒庄每年可以为群众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1.3万元。仅昊苑村就有300多名群众在酒庄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
可以说,葡萄酒产业不仅是宁夏的特色产业,更是富民产业。
据了解,宁夏的葡萄酒产业每年为产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固定工收入一般2万—3万元/年,季节性用工每人收入在0.6万—1万元/年,酒庄(企业)年支付工资约10亿元,当地农民收入中的1/3来自葡萄酒产业。经济效益潜力大,先期建成的1亩葡萄园生产的葡萄酒销售收益为3.5万元,缴税在5000元以上。
不断创造就业机会
“我在1999年的时候,普通工人一个小时的工资是1块钱,发展到了现在已经是14块钱一小时。”袁辉表示,在发展葡萄酒产业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农民的问题,让这些移民有了稳定的就业场所,有了稳定的收入。而有了支柱产业才能留住人,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据了解,通过订单生产、务工创收等多种方式,让农民充分参与葡萄种植,更多从葡萄酒酿造中受益。当地农民的年收入已经从1997年的500元增长到2022年的1.8万元,增长了30多倍。
在当地酒庄务工的张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几乎村里家家户户的工作都和葡萄相关。我每年都会去葡萄园打理葡萄藤,还有人去做了葡萄园管理、运输、保安等相关工作。
值得一提是,宁夏葡萄酒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增收,更为吸引人才、留住了人才创造了契机。
“我们宁夏大学有食品与葡萄酒学院,不用离开家乡就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我是特别高兴的。”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酒庄工作的张新(化名)表示,自己身边不仅有很多同学选择在银川本地的酒庄工作,还有许多从其他城市来到银川,从事葡萄酒相关工作的朋友。
在他看来,在酒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涉及的岗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不仅有涉及葡萄酒酿造的相关工作,还会有着运营、宣传等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需求。“比如最近我们想在线上销售方面有所发力,所以正在组建营销方面的团队,一直在招聘相关人员。”
未来,随着葡萄与葡萄酒的产业从种植和加工等传统领域向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新兴领域的全面拓展,整个产业链条创造的就业机会还将进一步增加。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标签: